索 引 號: | hedongquhd0101/2021-0000148 | 公開目錄: | 區政府辦文件 |
成文日期: | 2021-08-22 | 發布日期: | 2021-08-22 |
發布機構: | 河東區政府辦公室 |
河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河東區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臨沂湯頭溫泉旅游度假區、臨空經濟區(河東經濟開發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管委會,區直各部門,上級駐河東各單位:
《河東區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河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8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河東區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實施方案
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和服務水平,根據上級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下沉到村居,通過在村居設立政務服務驛站,開展進駐事項驛站辦理,實現群眾就近辦、一站辦,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方便基層群眾辦事為導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大力弘揚新時期沂蒙精神,圍繞直接面向基層群眾的行政權力、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加大服務下沉力度,創新新形勢下“我為群眾辦實事”、精準為民服務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標。堅持“應放盡放、應下盡下、穩妥推進、階段實施”,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下沉;集中梳理全區政務服務下沉事項目錄,全面優化服務流程,以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站)為載體,以村級政務服務驛站建設為抓手,營造“三公里政務服務圈”,實現“網點有半徑,服務零距離”,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政務服務品牌。
(三)基本原則。區級統籌,區政府辦公室統一協調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工作,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和區直相關部門抓好各自工作。應放盡放,在依法下放的基礎上,創新突破,盡可能將資源、服務、管理下放。統一標準,規范編制下沉事項實施清單,實現“同標準受理、無差別辦理”。
二、工作任務
(一)服務站點網格化。堅持“資源整合、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統籌基層稅務、供電、衛生院(室)等現有場所資源,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站)等服務場所,合理布局基層政務服務網點〔為避免重復建設,現有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可輻射的村(社區)不再布局建設〕,建設政務服務驛站,建立規范高效的政務服務網格化體系,形成“三公里政務服務圈”。(責任單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各鎮街)(標注黑體的單位為牽頭單位,下同)
(二)服務場所標準化。以“六有一能”為基本要求,進一步加強村級政務服務網點建設,為群眾就近辦事提供規范、透明、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務平臺。服務網點實行統一的標識、名稱,按工作需求設置受理窗口、后臺辦公、休息等待、自助服務、信息公開等功能區域和便民服務設施。充分發揮郵政、金融、通信、商超等企業網點布局范圍廣、貼近企業群眾的優勢,推廣“政銀企”合作模式,加強業務合作,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理政務服務業務。(責任單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各鎮街)
(三)服務信息智能化。大力開展基層便民服務能力提升行動,配備電腦、復印機、智能自助終端、高拍儀等電子設備,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水平;依托山東省政務服務平臺,加快區、鎮、村三級“一張網”建設,推進職能部門與村級政務服務網點網絡互聯,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業務互通;深化APP、微信公眾號開發應用,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責任單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區大數據局、各鎮街)
(四)服務隊伍專業化。加快完善便民服務機構和職能,配齊配強服務人員,整合區鎮(街)政務服務人員、村(社區)“兩委”干部、城市社區工作者等人力資源,采取購買服務等方式,多渠道建立專業化、職業化的村級便民服務隊伍,原則上村級政務服務網點配備2-5名服務人員。基層政務服務人員由鎮街管理,區政務服務管理部門負責業務指導、業務考核。定期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各鎮街)
(五)服務事項全面化。牢固樹立為民服務意識,全面梳理政務服務事項,推出“一鏈辦理”特色服務事項,所有事項逐項編制辦事指南,明確事項名稱、辦事依據、辦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收費情況、辦件類型等基本內容,在服務網點顯著位置進行公開公示。積極將市場準入、用地許可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權力事項納入村級政務服務網點受理、辦理。認真將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且適合在村級辦理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民政服務、社會救助、衛生健康服務、就業創業服務、退役軍人事務、老年人優待、殘疾人幫扶、惠農政策落實、法律顧問及糾紛調解、出具相關證明等公共服務類和水電氣暖費用收繳等便民服務類事項納入村級政務服務網點受理、辦理或幫辦代辦。村級服務站點實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政務服務。對程序簡便、可以當場辦結的,即來即辦,當場辦結;對不能當場辦結的,在承諾時間內辦結;對需要上級或其他部門審批的,依托沂蒙紅色幫辦代辦服務網絡,發揮畜牧部門駐企獸醫、科技部門科技特派員等駐點服務優勢,以企業群眾自愿、主辦窗口負責為原則,在規定時限內免費幫助辦結;針對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積極開展上門辦理、免費代辦等綜合服務。(責任單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區殘聯、區發展和改革局、區教育和體育局、區科學技術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自然資源局、市經開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區應急管理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醫療保障局、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區畜牧發展促進中心、河東公安分局、市經開區公安分局、河東區稅務局、河東交警大隊、市經開區交警大隊、河東交通運輸分局、河東區生態環境分局、市經開區生態環境分局、臨沂供電公司河東客服中心)
(六)服務運轉高效化。完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跟蹤問效、打分評價、歸檔銷號、“365不打烊”等制度,保證基層政務服務運轉高效,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水平。(責任單位: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各鎮街)
對工作開展情況定期分析評估,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工作扎實開展。(責任單位:區政府辦公室、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三、工作步驟
(一)梳理事項階段(2021年6月底前)
按照“應放盡放、能放必放”的原則,集中梳理基層服務事項目錄。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統一匯總,經部門確認、法制審查、政府審批后,按照政務公開要求組織統一發布《河東區村級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區直各相關部門對照目錄,完善服務下沉事項實施清單,編制服務指南。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1年8月底前)
全區打造100個基層政務服務網點,首批選擇30個網點進行建設運行。根據首批運行情況,完善便民服務中心基礎設施、網絡設備,明確服務人員,調整運行機制,健全服務規范,推進政務服務下沉工作全面實施。
(三)檢查評估階段(2021年10月底前)
區直各相關部門(單位)、各鎮(街)依據工作節點計劃,對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區政府辦公室組織調研評估,對落實較好的經驗和做法予以推介,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形成解決方案,建立完善常規運行工作機制,政務服務下沉工作規范運行。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成立由區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政府辦公室,發揮統籌協調、調度監督作用。各相關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本項工作,將其作為深化為民服務的關鍵工作,各司其責抓實、抓好。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做好相關工作的牽頭和業務指導作用;區委編辦做好權責事項的動態調整工作;區大數據局負責數據資源共享、電子證照、電子印章應用等技術支持工作;區財政局加大財政支持做好保障工作。各相關部門要制定工作方案,細化責任分工,明確時間節點,進行集中攻堅,切實擔負起推進落實的主體責任。
(二)加強宣傳引導,形成良好氛圍。各級各部門、單位要加大與上級部門對接力度,主動做好經驗總結和工作匯報,積極爭取上級業務指導、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積極宣傳推廣政務服務下沉工作;要增強事項服務指南解說解讀的可讀性、通俗性;要做好政府門戶網站信息發布工作,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要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凝聚各方共識,營造良好改革氛圍;要在落實好“規定動作”的同時,主動對標先進,持續豐富和完善,確保“規定工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
(三)加強監督指導,確保責任落實。區政府辦公室要對本項工作開展情況加強督導考核,建立工作臺賬,實行定期調度和通報。印發工作簡報,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做法。對工作推進遲緩,影響整體工作進度,造成工作被動的部門和單位進行通報,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有關通報和評估情況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
附件:1.河東區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工作領導小組
2.河東區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驛站名單
附件1
河東區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姚運明 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副組長:呂鳳龍 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
吳世強 區政府副區長、紅十字會會長
李 波 區政府副區長
李 秀 區政府副區長
范 浩 區政府副區長
徐 彬 區政府副區長(掛職)
成 員:尹華衛 河東公安分局局長
彭振明 市經開區公安分局局長
諸葛夫杰區政府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肖永軍 區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高志勇 區委編辦主任
莊志誠 區殘聯黨組書記
高 明 區委保密委專職副主任
王友仕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正科級)
王守堂 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周 迎 區教育和體育局局長
賀連獻 區科學技術局局長
衛俊巖 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王洪慧 區民政局局長
李東民 區司法局局長
王海濱 區財政局局長
趙海明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吳永學 區自然資源局局長
劉 凱 市經開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局長
李善龍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陳學濤 區水務局局長
張維兵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張 瑜 區商務局局長
劉桂波 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張 選 區衛生健康局局長
李善良 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
劉海佳 區應急管理局局長
何建方 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
張立強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張連輝 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
王玉榮 區統計局局長
王沂琳 區醫療保障局局長
張定振 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
黃超男 區大數據局局長
侯寶林 區林業發展中心主任
曹文棟 區畜牧發展促進中心主任
王立才 區文化旅游發展促進中心主任
尹傳春 河東區稅務局局長
孫 斌 河東交警大隊大隊長
譚恩濤 市經開區交警大隊大隊長
朱孟華 河東交通運輸分局局長
劉玉啟 河東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曲麗娟 市經開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戴秀標 臨沂供電公司河東客服中心主任
張健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政務服務中心主任
管德福 九曲街道辦事處主任
王勝虎 芝麻墩街道辦事處主任
伊傳斌 梅家埠街道辦事處主任
郭大偉 朝陽街道辦事處主任
孫成偉 鳳凰嶺街道辦事處主任
劉曉光 湯河鎮鎮長
王開運 相公街道辦事處主任
李 潔 鄭旺鎮鎮長
孫 新 八湖鎮鎮長
王帥忠 湯頭街道辦事處主任
李曉玲 太平街道辦事處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政府辦公室,諸葛夫杰同志、何建方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王友仕同志、張健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領導小組不作為區委、區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工作結束后自行撤銷。
附件2
河東區政務服務下沉“驛(一)站辦”驛站名單
序號 |
鄉鎮 (街道) |
網格名稱 |
服務場所地址(村) |
網格服務輻射范圍 |
1 |
鳳凰嶺 (4個) |
鳳旺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大店子村村委 |
前興旺、后興旺、田家黑墩、東司家莊、西許莊、大店子 |
2 |
鳳祥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西李埠村村委 |
前澇墩、后澇墩、東李埠、中李埠、西李埠、前宅店 |
|
3 |
鳳城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常家莊村村委 |
李公莊、白莊、董莊、后宅店、常家莊 |
|
4 |
鳳東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黑墩屯村村委 |
周家莊、王嶺、謝莊、馬家宅、黑墩屯 |
|
5 |
芝麻墩 (6個) |
皇山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皇山社區服務中心 |
皇山社區 |
6 |
芝麻墩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芝麻墩社區服務中心 |
芝麻墩社區 |
|
7 |
佳和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佳和社區服務中心 |
佳和社區 |
|
8 |
東城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東城社區服務中心 |
東城社區、東洪湖村、韋家官莊、中洪湖村 |
|
9 |
王橋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王橋社區服務中心 |
馬家石河村、李家石河村、王橋村、南樓子村 |
|
10 |
后楊家墩村政務服務驛站 |
后楊家墩村委 |
前楊家墩村、后楊家墩、石碑村 |
|
11 |
八湖鎮 (6個) |
柴河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張柴河 |
竇柴河、岳柴河、李位林、解位林、田位林、魏位林、 駐馬灘、蒲沂莊、高柴河、徐五湖、張五湖、銅佛 |
12 |
圪墩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郭圪墩 |
張圪墩、謝圪墩、邊圪墩、王圪墩、蔣莊 |
|
13 |
坊上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坊上 |
星移莊、大十六湖、小十六湖 |
|
14 |
劉店子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劉店子 |
史宅子、宋十二湖、吳十二湖 |
|
15 |
石拉淵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前石拉淵 |
東石拉淵、西石拉淵、大梁家、新蓮 |
|
16 |
赤草坡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付赤坡 |
豐赤坡、朱赤坡、王疃、沂自莊、王十二湖、樹沂莊 |
|
17 |
太平 (4個) |
東太村政務服務驛站 |
東南白塔村委 |
大姚莊、前姚莊、羅官莊、光沂莊 |
18 |
龍亭村政務服務驛站 |
大太平村委 |
亭子頭、東張屯、得勝莊 |
|
19 |
長春村政務服務驛站 |
大劉寨村委 |
大張寨、沙嶺官莊、西水湖、東水湖 |
|
20 |
陶然村政務服務驛站 |
大徐寨村委 |
郭寨、葛寨、小張寨、小徐寨、小劉寨、尹寨 |
|
21 |
朝陽 (5個) |
玉皇廟村政務服務驛站 |
玉皇廟村委 |
玉皇廟、朝陽新村、秋千園 |
22 |
朝陽東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朝陽社區綜治中心 |
朝陽東社區、李萬湖、新集子、陳村、養馬莊、伏莊、 石村、西重溝、堰上、三官廟 |
|
23 |
東相莊村政務服務驛站 |
東相莊村委 |
后相莊、前相莊、中相莊、東相莊 |
|
24 |
張坊頭村政務服務驛站 |
張坊頭村委 |
吳坊頭、張坊頭、王坊頭 |
|
25 |
后黃廟村政務服務驛站 |
后黃廟村委 |
前黃廟、后黃廟、劉黃廟、高黃廟、石橋頭、密村、官路 |
|
26 |
湯河 (8個) |
坊塢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后坊塢 |
大坊塢、西北坊塢、西南坊塢、后朱井寺村 |
27 |
旦彰街禹屋社區政務服務 驛站 |
旦彰街 |
前張莊、后張莊、禹屋 |
|
28 |
新城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東李湖 |
管家嶺村、邢家湖、南新莊 |
|
29 |
濱河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大南莊 |
前西莊、前東莊 |
|
30 |
曲坊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后西莊 |
后東莊、曲坊、前朱井寺村 |
|
31 |
程子河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小程子河 |
大程子河、東嶺、西嶺 |
|
32 |
祝丘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橋頭 |
朱樓子、小南莊 |
|
33 |
故縣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張故縣 |
趙故縣、王故縣、周故縣 |
|
34 |
九曲 (8個) |
啟陽社區服務驛站 |
啟陽社區 |
啟陽社區、小李莊 |
35 |
楊莊政務服務驛站 |
楊莊 |
楊莊、張莊、鞏村 |
|
36 |
添駿家園政務服務驛站 |
坡埠 |
坡埠、新添河、劉屋、楊嶺 |
|
37 |
王斜坊政務服務驛站 |
王斜坊 |
王斜坊、張斜坊、朱斜坊、耿斜坊、尤斜坊 |
|
38 |
獨樹頭佳園政務服務驛站 |
獨三 |
獨一、獨二、獨三、獨四 |
|
39 |
北城花園政務服務驛站 |
前河灣 |
前河灣、后河灣、柳杭頭、高莊 |
|
40 |
鳳凰明苑政務服務驛站 |
東張官莊 |
東莊、西莊、小官莊、尤莊子 |
|
41 |
鳳儀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甘屯 |
寇屯、陳莊子、范古墩、甘屯 |
|
42 |
相公 (7個) |
石碑屯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石碑屯村 |
石碑屯、東冷莊、西冷莊、宅子、東沈陽、西沈陽、 李黑墩、周莊 |
43 |
青墩寺村政務服務驛站 |
青墩寺村 |
付屯、黃屯、青墩寺、鄭家寨子 |
|
44 |
張沙蘭村政務服務驛站 |
張沙蘭村 |
張沙蘭、李沙蘭一村、李沙蘭二村、徐沙蘭、張嶺、曹店、胡店 |
|
45 |
洪嶺埠村政務服務驛站 |
洪嶺埠村 |
洪嶺埠村 |
|
46 |
平墩湖政務服務驛站 |
平墩湖村 |
平墩湖、安子林、新城、學田、泗沂 |
|
47 |
郭團村政務服務驛站 |
郭團村 |
郭團、劉團、東朱團、西朱團、小朱團、高團、李團 |
|
48 |
孫旺村政務服務驛站 |
孫旺村 |
孫旺、大茅茨、小茅茨、大范莊、小范莊 |
|
49 |
梅家埠 (9個) |
月亮灣東區社區政務服務驛 |
月亮灣東區 |
月亮灣東區 |
50 |
鐘家埠村政務服務驛站 |
鐘家埠村 |
梅家埠、王家埠、鐘家埠、禹王城、韓家 |
|
51 |
醋莊前村政務服務驛站 |
醋莊前村 |
前醋莊、后醋莊、玉河(王莊子、灣里) |
|
52 |
干溝淵村政務服務驛站 |
干溝淵村 |
干溝淵(干溝、周家莊、東塘疃、西塘疃)、友誼(東灘子、西灘子、侯宅子)、栗行(前栗行、后栗行、梁家洼) |
|
53 |
賀城村政務服務驛站 |
徐賀村 |
賀城(徐賀、建設、廟賀、鐘賀、東楊賀、西楊賀) |
|
54 |
張賀北政務服務驛站 |
張賀北 |
張賀城回族社區、黃賀城、王賀、張北、彭古、南莊子 |
|
55 |
盛安村政務服務驛站 |
盛安村 |
盛安村 |
|
56 |
密家墩政務服務驛站 |
密家墩村 |
密家墩、劉家墩、蘭宅子、老荒 |
|
57 |
鳳凰墩政務服務驛站 |
大墩村 |
大墩、小墩 |
|
58 |
鄭旺 (12個) |
后洪瑞村政務服務驛站 |
后洪瑞村 |
后洪瑞村、雙勝村、大溝崖村、大官莊村、解家湖村、 門莊村 |
59 |
前新莊村政務服務驛站 |
前新莊村 |
前新莊村、后新莊村、北官莊村、蘆溝崖 |
|
60 |
大尤家村政務服務驛站 |
大尤家村 |
大尤家村、薛家村、宋家村、石汪崖村 |
|
61 |
宋莊村政務服務驛站 |
宋莊村 |
宋莊 |
|
62 |
何家戈村政務服務驛站 |
何家戈村 |
賈家宅村、墩子村、何家戈村 |
|
63 |
郭家灣村政務服務驛站 |
郭家灣村 |
郭家灣村、楊家灣村、何家灣村、邵家灣 |
|
64 |
林家灣溝南村政務服務驛站 |
林家灣溝南村 |
林家灣溝北村、林家灣溝南村、張家灣村、久沂莊村 |
|
65 |
扈家戈村政務服務驛站 |
扈家戈村 |
前洪瑞村、高洪瑞村、王洪瑞村、王家戈村、扈家戈村、躲水莊村、仁里村 |
|
66 |
大王家村政務服務驛站 |
大王家村 |
朱家廟村、小王家村、東張嶺村、大王家、段家、小尤家 |
|
67 |
沭河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沭河社區 |
小梁家村、季家村、桑家村、沭河村、小鞏家村、大鞏家村 |
|
68 |
張埠子村政務服務驛站 |
張埠子村 |
張埠子村、季家樓村、前蘭埠村、后蘭埠 |
|
69 |
常旺街村政務服務驛站 |
常旺街村 |
常旺街村、大趙家、向陽村 |
|
70 |
湯頭 (19個) |
崔家莊政務服務驛站 |
崔家莊 |
崔家莊、寇家疃、沙汀 |
71 |
崔臺子政務服務驛站 |
崔臺子 |
崔臺子、孫家堰、張家莊、李家寨、福利莊 |
|
72 |
鞏頭政務服務驛站 |
劉家鞏頭 |
劉家鞏頭、王家鞏頭、張家鞏頭、穆家鞏頭、黃家屯、 石泉莊、安太莊 |
|
73 |
葛溝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葛溝社區 |
葛溝二村、葛溝一村、葛溝三村、葛溝四村、大墩莊、 于家莊子、柳汪、薛家莊子 |
|
74 |
長虹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陳家堰 |
陳家堰、朱家堰、王家堰、居泉 |
|
75 |
小康政務服務驛站 |
西安樂 |
里甲莊子、廟前、西安樂、陳家莊子、東安樂 |
|
76 |
小嶺政務服務驛站 |
劉家小嶺 |
劉家小嶺、王家小嶺、龍泉莊、團埠 |
|
77 |
賈家官莊政務服務驛站 |
賈家官莊 |
賈家官、集沂莊、泉沂莊 |
|
78 |
公安嶺政務服務驛站 |
公安嶺 |
薛家店子、公安嶺、尹家寨 |
|
79 |
李家五湖政務服務驛站 |
李家五湖 |
李家五湖、蓋五湖、小張五湖、泉上屯、劉家五湖 |
|
80 |
龍車輦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龍車輦社區 |
車莊、龍王堂子、紅埠嶺、隆沂莊、輦沂莊、溝南、 袁家莊子、塔橋村 |
|
81 |
白塔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白塔社區 |
白塔街、毛官莊、新興村、謝家莊、解家莊、東王莊、 沙嶺子 |
|
82 |
五湖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大徐五湖 |
朱五湖、石五湖、王五湖、大徐五湖 |
|
83 |
長溝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長溝社區 |
許長溝、淺堂子、石良崖、觀音堂子、小碾子、逯長溝、西嶺 |
|
84 |
篆注社區政務服務驛站 |
篆注社區 |
鄭家莊、前篆注、后篆注、北尤莊、上鄭家莊 |
|
85 |
大溝政務服務驛站 |
大溝社區 |
東大溝、西大溝 |
|
86 |
林子政務服務驛站 |
林子社區 |
前林子、后林子 |
|
87 |
雙樂園政務服務驛站 |
喬莊 |
東山東、西山東、小王莊、喬莊 |
|
88 |
董家官莊政務服務驛站 |
董官莊 |
湯坊崖村、董家官莊 |